潍坊日报以“情满现代 同心向党 再创辉煌”为题报道寿光现代中学党建工作
来源:本站原创 2018-10-17

  情满现代 同心向党 再创辉煌

  ——寿光现代中学以党建统领校建综述

  本报记者 邵光耀 通讯员 马思敏

  “近年来,我们寿光现代中学坚持‘党建统领校建’的原则,强化‘教学第一、质量至上’”的宗旨,发挥‘目标责任制、党群联动制、点评问效制、党员导师制’等‘四制工作法’的导向作用,‘用情’关爱学生、‘用情’关心教师、‘用情’研究办学,全校教师齐心协力、同心向党,真正调动起了教师主动工作、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,为学校健康、稳定、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”寿光现代中学党委书记、校长孙安源如是说。

  用情关爱学生

  8月份,台风携骤雨侵袭了寿光。洪灾发生后,寿光现代中学党委紧急召开抗洪救灾专题会议,成立了“救灾应急安置小组”。358名现代中学党员教师和群众教师组成了116个小组对学校所覆盖的招生受灾片区进行了精准走访。孩子上高几,家庭受灾情况怎么样,都被详细记录,本次走访共排查出受灾学生576名,教师们及时给予受灾学生人性关怀和心理辅导,通过努力,576名受灾学生暑假后全部返校,无人因受灾而辍学。

  开学第一节课,老师介绍党和政府的救助政策,对受灾家庭的学生进行了信心鼓励,并带领学生进行了庄严宣誓:“洪水虽然冲毁了我们美丽的家园,但冲不垮我们信心向前的决心。请父母放心,我们是最出色的学子!请老师放心,我们是最优秀的青年!志强智达,我们战无不胜,德行天下,我们笑傲明天!”

  大灾过后,重建信心,重塑对生活的希望,学校的关怀在此刻尤其温暖。除了灾情面前的关爱和关怀,学校领导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关心同样令人感动。在寿光现代中学的餐厅里,你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,校长和家庭、生活有困难的学生坐在一起,大家放松心情,一起吃饭聊天,不知不觉中,许多孩子敞开心扉,把领导当成了朋友、亲人,许多隐藏在他们心中的“秘密”就这样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被攻破了。

  以党建为统领,寿光现代中学用情关爱学生生活、心理、学习状态,通过党员带头对受灾学生进行精准家访;通过校长午餐有约、心理疏导、薄弱学科个性化辅导,对学生进行精准帮扶;通过改善宿舍住宿条件、教室加装空调、修缮操场、增加图书数量、改造食堂提高饭菜质量等,让学生学而无忧。通过十佳中学生、学习标兵、进步之星、优秀班团干部、个人品德优秀典型、优秀志愿者、文明宿舍、文明教室等评比,让学生奋勇争先,形成良好的竞争状态。将心比心,寿光现代中学把每一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,给与他们父母般的关怀和关爱,让他们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。

  用情关心教师

  辛勤的园丁,早出晚归,为了学生的成长、成才、成人,他们兢兢业业,一刻也不敢放松。虽然有着教师的社会属性,但他们也是普普通通的人,也有喜怒哀乐,劳累伤病,也需要关心,需要帮助。寿光现代中学党委想老师之所想,通过关心教职工生活、工作与成长,让他们后顾无忧,更好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。

  每年一次的健康查体,给教师投放人身意外险,给过生日的教师送上生日蛋糕与祝福,对有重大疾病的教师及家属探望并组织捐款……给教师们更多的人性关怀。通过走访调查,老师们普遍反映,学校这些人性化的关怀给了他们许多安全感,解除了许多后顾之忧,让他们更放心的去做好本职工作。

  除了生活上,寿光现代中学党委还在工作以及教师们的业务提高上用心下功夫。更换教师们的办公笔记本电脑、更换老旧的办公桌椅、推行人性化坐班,还邀请专家教授到学校作报告,把老师们送出去进行业务培训、充电,并通过同读一本书、统一购买学习书籍、实施校本教研、随高三学生同考、教职工大比武、各类评先树优等活动,让学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得以大幅提升。

  用情研究教育

  近年来,寿光现代中学以党建为统领,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,“三乐研究”、“多元教育”逐渐成为学校办学特色并取得优异成绩。用情研究教育,贴近了学生,贴近了家长,也贴近了教育的本质。

 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。“三乐”即教师乐教、学生乐学、家长乐管。寿光现代中学在“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奠定基础”的核心办学理念引领下,基于分享、共享的理念,开始了以“三乐”为灵魂的校园文化研究,让教师乐教、学生乐学、家长乐管,创造出了一种“众乐乐”的和谐氛围。

  现在,“三乐”研究就像校园里飞驰的“三驾马车”,带着现代中学在校园文化的快车道上驰骋,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学德育教育体系——全员育人的德育理念。通过全面开展“感恩乐学教育、理想信念教育、文明礼仪教育、爱心与责任教育、遵规守纪教育”等五大主题教育活动,逐步实现学生自主管理。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堂教学、学生管理、学生生活全过程,以十八岁成人仪式、“青春有梦,我们同行”远足行、毕业典礼、体育文化艺术节、德育论坛、法治报告会、国旗下讲话、军训等为主题的德育活动,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理想信念教育,“让好习惯伴随学生终身”,全面提升学校育人质量。

  “多元教育”模式已经成型。多年来,学校以“多元教育”理论为支撑,倡导“责任、幸福、发展”的核心价值观,践行“送来一个孩子,给家庭一个希望”的郑重承诺,逐步构建“自主、选择、适合”的“多元教育”模式,为学生的个性发展、主动发展、全面发展提供了一方沃土,推动着学校向品牌化名校迈进。

  不仅如此,学校基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及现代教育理念的需要,适时提出了“现代最美,因为有您”的理念,拉近了学校与家长之间、领导与教师之间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,调动了各方积极性,收到了极好的教育教学效果。

  究于此,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路攀升,重点本科上线数连年实现较大跨越,学科奥赛成绩省内一流。截止目前,有88名学生考入清华、北大;156名学生获全国奥赛一等奖,并夺得全国决赛金牌9枚、银牌19枚、铜牌5枚;56名学生获得全国中学生电脑制作一、二等奖;50名学生通过奥赛、科普创新被保送进入清华、北大。

  多年来,学校先后被授予“中国百强中学”“全国素质教育示范校”“全国创新教育示范校”“全国奥赛金牌学校”“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”“山东省规范化学校”“山东省文明单位”“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”“山东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”“潍坊市五星级学校”“潍坊市创新教育示范校”“潍坊市互联网+教育示范校”“潍坊市优秀家长学校”等荣誉称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