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展示

CONTENT

年度工作计划

XIANDAI HIGH SCHOOL

寿光现代中学2024年工作计划
来源:本站原创  发布时间:2024-02-01

锚定高质量发展新方位

在突围和发展中走向卓越

——寿光现代中学2024年重点工作部署

 

时间记录坚实的脚步,岁月镌刻奋斗的历程。刚刚过去的2023年,在市委市政府及寿光市教体局的坚强领导下,全体现代人播撒一路汗水,收获一路芬芳。坚持、奋斗、收获、希望,成为“现代年度关键词”。沉淀来路方可擘画长远,2024年是国家实施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关键一年,也是学校落实新一轮“高质量发展”行动的攻坚之年。全体现代人将把“破题、解题,实干、奋进”作为新一年工作关键词,围绕十项重点任务目标,树立“全校一盘棋”思想,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、先立后破,全力推动寿光教育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。

一、深耕党建品牌,积蓄硬核引领力量

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,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。2024年,学校将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,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一鲜亮的政治底色,持续深化“扛红旗,争第一”党建品牌,锚定“一个目标”要求,打造“四级联动”机制,实施“五大引领”工程,构建“六个一体化”模式,坚持“底线零容忍”态度,赋能党建引领“新局面”。

“一个目标”:锚定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”建设目标,加强政治引领,织密组织体系,激发人才活力,厚植党建根基,绘制党建示范“新蓝图”。

“四级联动”:健全党建运行机制,压实党建工作责任,构建“党委—党支部—党小组—党员”四级联动机制。坚决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,发挥党委把方向、管大局、作决策、抓班子、带队伍、保落实的作用,打造党建工作“新标杆”。

“五大引领”:大力实施党建领航工程、强基固本工程、铸魂育人工程、凝心聚力工程、清廉守正工程“五大工程”,凝聚创先争优新合力,营造党建工作“新生态”。

“六个党建+”:推动校园文化与党建文化、常规课程与党建课程、名师培养与红烛先锋、德育工作与红心向党、师德师风与党风廉政、教师培训与主题活动“六个一体化”工作模式,实现党建工作“新融合”。

“底线零容忍”:每一名党员都认识到清正廉洁的重要性和违反党纪的危害性,学校将以更高标准、更严要求、更实举措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,以“零容忍”的态度全面推动从严治党各项工作,展示党建工作“新气象”。

二、推动“五育融合”,落实立德树人任务

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。道不可坐论,德不能空谈,“五育融合”处用力,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,引导现代学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是学校新一年立德树人工作落细、落小、落实的关键所在。

一是以融入教育教学为重点,确立价值导向,坚持不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头脑。二是扎实推进学校“思政课一体化”建设,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于学科体系、教学体系、教材体系、管理体系等。三是加强家校沟通,引导广大家长做好家教家风建设,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。四是广泛开展红色研学与志愿服务,例如走进陈少敏纪念馆、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陈列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,厚植爱国情怀,守护学生在多元文化与信息冲击中的正向发展。五是开展成人礼、科技创新比赛、体育艺术文化节、书法美术大赛、劳动技能大赛等系列“五育并举”活动,突出德育实效,提升智育水平,强化体育锻炼,增强美育熏陶,加强劳动教育,促进全面发展。

三、深化强基计划,培养拔尖创新人才

加快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,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,也是时代赋予教育的重要使命。2024年,学校将继续围绕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”核心目标,开辟新赛道、搭建新载体,凝心聚力,积极探索,全力保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提质增效。

一是“强基计划”为蓝图,布局顶层设计。充分发挥率先在全市成立的“强基年级”优势,利用好四级强基部垂直管理机制,配备一流师资方阵,厚植人才培养土壤,开启拔尖创新学生培养新路径。二是“基地建设”为契机,布局双轮驱动。2023年,学校获得“首批潍坊市强基计划基地”“潍坊市学科奥赛基地”“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科基地”称号,学校将以此为契机,深入探索有机衔接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深入推动课程建设、教学方式、高效课堂、教育评价等方面改革,双轮驱动,建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,力争顺利通过2024年的山东省特色学校创建评比。三是“组建团队”为载体,布局强基、奥赛、复合型人才培养。优化奥赛、强基辅导教练团队,完善优生培养课程体系;提前发力,科学布局,将竞赛辅导贯穿于平时,融于课堂,以竞促优,将竞赛、强基辅导与高分培养有机融合。四是“改革创新”为动力,布局培养新模式。更新培优理念,加强纵向集备,构建“高开放、高挑战、自主闯关式”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实现学科竞赛突出重围,精彩蝶变。

四、立足基础教育,提升教育教学质量

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。2024年,学校将紧紧围绕“立足基础教育、落实核心素养,提升教学质量、聚焦高效备考”这一主题,聚焦更高水平、更高质量,大力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专项行动,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。

一是探索学生培养“现代策略”,从精准个性订制、学科精准指导、关注学习细节等方面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。二是提倡“问题即课题”理念, 鼓励教师把教育教学中的重难点作为课题研究内容,研学并用,研思并行,以研促教,提升教学水平。三是依托学生生涯规划指导方案,建立学生升学发展指导制度,提升学生自我管理和发展规划能力。四是强化教学常规管理。完善学科、班级、教师和学生“四个量化”考核方案,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,激发教与学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,形成让数字说话、以成绩服人的良好局面。五是实行承包制教学,对优生群体、本科上线群体、待优生群体实行承包制教学,力争在上线率方面有新突破。

五、课堂提质增效,发挥优势固本筑基

“谁改变了课堂,谁就改变了教育”。在新课标引领下,如何将高效课堂落实到位,是学校深入思考的问题。2024年,学校将确定“1234”工作思路,开展课堂提质增效的探索和实践。

一是围绕课堂提质增效“一条主线”,学校持续推进“七·五”高效课堂,重点针对新授课、复习课、讲评课,落实“七环节五要求”,提升学生核心素养。二是抓住“两个关键”,关键之一,“以校定研”,实施问题清单制度,组织召开“双减”背景下课堂教学、作业管理、课后延时服务等专题研讨会,认真进行模拟成绩分析。关键之二,“以学定教”,根据学情特点,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导向,深入落实“课堂留白”,提升课堂学习效率。三是发挥三项作用,发挥教研组、备课组的教学主阵地作用,组建各学科学习共同体;发挥汇报课、公开课、示范课引领带动作用,“订单式”组织骨干教师辐射、帮扶薄弱学科、薄弱班级;发挥教学反思和课题研究的促进提升作用,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。四是运用“四个抓手”,坚持“集体备课”“个人备课”“双线听评课”“同课异构”四项工作常态化,强化专业引领,推广先进经验,共享优质资源。

六、严师尊师惠师,加强教师队伍建设

强教必先强师。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、学校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石,更是国家教育战略得以实现、提升教育综合实力的关键保障。2024年,学校将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各环节入手,着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。

一是弘扬教育家精神,强化“第一标准”。以“四有三共一追求”现代教师核心价值观为统领,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,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,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教育,巩固拓展师德专题教育成效。二是加强“体系建设”,搭建教师发展平台。实施分层、分类的教师梯队成长机制,开展“首席教师-学科带头人-教学能手-骨干教师-教坛新秀”五级教师评选,通过优秀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,实现教师队伍梯队建设。三是实行“战略工程”,聚焦培养高素质人才。通过“新入职教师培训”“青蓝工程”,促进青年教师成长;通过“名师工程”“未来教育家路演” 推进落实“名师、名校长培养计划”;通过“教师基本功大赛”系列活动,提升教师业务技能。四是深化“问教论道”,探索教研改革。活动直指教学“小问题”,解决教育“真难题”,努力做到“科科有课题,人人有专题”,打造高质量教研型教师队伍。五是落实“尊师惠师”,让教师有职业幸福感。持续开展班主任节系列活动,提升班主任的幸福感、荣誉感、使命感;加大对育人先锋、最美教师等先进教师事迹的宣传力度,在全校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;保待遇、给资助、宽限制,让老师们“越努力越幸运”“越付出越幸福”。

七、“家校社”共育,奏响三位一体和谐曲

多年来,让全校师生深受感动、倍受鼓舞的是,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爱心企业、爱心人士,始终对学校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,家校社组成的“三位一体”教育共同体,凝聚起波澜壮阔、勇毅前行的现代力量。2024年,学校将聚焦学生需求、家长关心、社会关注的问题,持续深化家校社合作联盟,统合三方力量,实现“家校社协同共育”。

一是完善家庭教育服务体系,借助家长发展学校平台,挖掘学校校本资源,借助社会专家力量,多层级多维度开展“智慧父母大讲堂”活动。二是赋能家校社共育的正向引领功能,利用学校官方公众号、视频号、抖音直播等媒介,在线上设置“专家观点”“优秀父母谈教育”“一封家书”等互动学习版块,提升社会面的家庭教育素养。三是突破家校社共育沟通瓶颈,将“教育惠民一码通”打造成家长、社会参与教育治理的新渠道,高标准回应群众关注的问题。四是通过举办家长进校园,召开三级家长会,举行书香之家评选,致家长一封信,“校长荐读”等活动,扩大家校社共育服务半径,增进社会对教育的理解与认同。 

八、建设平安校园,确保师生身心健康

发展和安全如鸟之两翼、车之双轮,必须统筹兼顾。2024年,学校聚焦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两项重点工作,把校园安全定性为头等大事、一号工程,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,高位推进平安校园建设。

一是高位推动,确保校园安全“事事有人管”。学校持续围绕校园安全工作的重点、焦点、难点,压实“一把手”一岗双责责任。二是优化制度,“小网格”托底“大平安”。以校园网格化管理为抓手,立足“早”、突出“防”、强化“控”,积极探索构建“分级管理、层层履责、纵横交错、全面覆盖”的安全防控模式,有效解决校园各类安全隐患问题。三是专项整治,筑牢食品安全防线。严格落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,书记(校长)作为校园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,承担食品安全责任;食品安全“日管控、周排查、月调度”制度落实到位,严防严控食品安全风险;严格落实校级班子成员、班主任陪餐制度;不放松任何一个进货渠道,不轻视任何一个操作过程,不疏漏任何一个管理细节,严防病从口入,为师生饮食卫生安全保驾护航。四是加强教育,扎实开展防火、用电、禁毒、防震、防溺水等方面的应急演练活动,做到防患于未然。五是“心”出发,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。目前,该项目已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工作。学校将持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、健全心理服务体系、深化心育矩阵内涵,切实做好心理健康工作研究、咨询、监测、评估、科学普及、引领指导等工作。六是加强督查,前后勤和年级双向督导、双线并进,按照“排查必须见底,整改必须彻底”的标准,围绕学校安全问题进行排查。学校“一把手”每天签发整改责任单,拧紧问题整改“责任链”。

九、厚植文化沃土,熔铸“现代”品牌力量

   教育品牌的核心是“文化”。2024年,学校将围绕“学在现代”这块金字招牌,做活“一校一特色、一校一文化”品牌,形成“慧于中、诚于内、秀于外”的文化价值体系,以文化人,以文育人,让学校文化照亮教育情怀和教育理想。

一是精准把握校园文化正确方向。校园文化包含师生文学作品的撰写、编辑、出版、发表以及各类文化交流互动活动,学校将进一步建设好校园文化舆论阵地,坚持正确的文化建设方向。二是拓建文化活动平台。2022年、2023年,学校连续两年被潍坊市教育局评为“书香校园示范校”,新一年,学校将进一步培育阅读生态,打造“书香文化”,以“硬投入”,加快优质读物覆盖;以“软投入”,营造浓郁书香氛围,通过持续举办校园读书节系列活动,让“书香”渐成校园一景。三是发挥“报刊社团”正向引领作用。2023年,学校语文、英语报刊社团圆满完成换届工作。新一年,该社团将汇聚文化创新合力,继续为广大同学搭建展示、学习、交流平台,丰富校园文化生活,提升校园文化品位。四是打造内涵丰富的校园景观环境。围绕学校“一林两苑三大广场十六条路”,做好文化文章。通过对校园景观进行美化、绿化,体现其文化性、艺术性,提升学校育人品味和文化层次。五是发挥学校核心文化价值体系的育人作用。它是学校办学思想、办学精神、办学特色、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的高度概括与凝练,是体现在师生骨子里的精气神。六是发挥传统文化育人功能和优势国学育人为主线,组织学生写春联、猜灯谜,邀请京剧进校园,弘扬国粹之大美。七是充分发挥学校制度文化的育人作用,它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,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,引领学校内涵发展。八是通过完善学校图书馆、开设班级图书角、评选读书之星、知识竞赛、写作大赛等系列活动,为广大学生营造好读书、多读书、读好书的浓厚文化氛围。九是加强教室文化、楼道文化、食堂文化、宿舍文化等文化阵地建设,广泛开展文化主题活动,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。

十、实施“暖心工程”,感受“双向奔赴”幸福

近年来,学校坚持“以人为本”,聚焦师生需求,牢固树立“师生的问题就是学校研究的课题”理念,为师生解决一大批“急难愁盼”问题。2024年,学校将围绕师生需求,主动向前一步,把“实事工程”落实落细落小,将便利送到师生跟前,让师生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实实在在地提升。

一是深化细化“关爱教职工计划”努力营造让教师安心从教、热心从教、开心从教的良好氛围二是补齐体育设施短板,针对学校没有室内体育馆事项,学校正在和投资方商谈建设事宜,争取尽快施工建设。该项目在提升学校基础办学条件,增强师生强身健体意识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。三是关心关爱支教老师,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工作、生活难题。四是持续实施“冬至饺子”“腊八粥”“端午粽子”“学生免费汤”“加油蛋”等暖心举措,让教育更温暖,让学生更幸福。五是做好师生“贴心人”,打造高品质学校食堂、搭建智慧校园平台、营造温馨宿舍氛围、深化定制公交项目、做好教育帮扶工作、健全“课后延时服务”机制,为师生的“衣食住行”兜好底,让学生专心,让教师舒心,让家长放心。六是持续举办体育文化艺术节、“三八女神节趣味活动”、元旦晚会等暖心活动,为师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,让师生在关心关怀的氛围中共享教育快乐。

“开工即开弓,开年即开战”。以更为广阔的视野审视过去,我们深刻的认识到,奋斗创造奇迹,力量源于团结,共同奋斗是取得一切成绩的重要密码。2024年,寿光现代中学的“任务书”“路线图”“时间表”都已经握在了手里,如何擘画未来一年的教育工作?我们的答案是:锚定高质量发展新方位,攻坚克难、砥砺前行,在突围和发展中走向卓越。大道如砥,壮阔无垠。站在新的起点上,眺望前行之路,每一个“现代人”都是学校的主角,每一份“现代力量”都弥足珍贵。甲辰龙年,让我们朝着共同的念想与盼头,振奋龙马精神,以龙腾虎跃、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,开拓创新、拼搏奉献,共同书写现代教育事业、寿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。

2024,最美现代,春山可望!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  • 附件下载:
  • 上一篇:
  • 下一篇:寿光现代中学2023年工作计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