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展示
CONTENT
在寿光现代中学,张瑞荣老师以其二十余载的讲台坚守,生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化学教师与备课组长的专业素养。她凭借独特的育人智慧,先后荣获寿光市优秀教师、寿光市最美教师、寿光市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,并获得潍坊市教学成果奖等奖项。在长期的一线教学生涯中,她将化学智慧融入教育——以“催化”之法,成就育人之美。
催化思维,让知识“看得见”
作为一名化学教师,张瑞荣不仅传授知识,更致力于创新教学方法,激发学生思维,让抽象的化学概念变得生动易学。
面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分子结构、化学反应机理等内容,她不是简单地重复定义,而是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,以动态模拟展示水分子的分解过程,用三维模型呈现晶体的空间结构,让枯燥的化学知识“活”起来、“动”起来。在她的课堂上,原本晦涩的“电子云”“化学键”变得直观易懂;课后,她还通过在线教学平台,为学生推送拓展资料与实验视频,使学习突破课堂45分钟的局限,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。这种对专业的执着与创新,使她的课堂始终充满吸引力,张老师也成为学生眼中“能把难题讲得像故事一样有趣”的老师。
催化成长,让潜能“被看见”
在张瑞荣的教育理念中,教师应如一名“转化工程师”,既要传授知识,更要催化学生成长,激发其内在潜能。学生小林的故事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写照。因家庭变故,小林一度成绩下滑,性格也变得封闭。面对这种情况,张瑞荣没有急于为他补习功课,而是先从心理关怀入手,生活中给予细心关照,早餐时会多带一个面包给他,天冷时不忘递上一盒热牛奶。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,逐渐融化了小林心中的壁垒,让他愿意敞开心扉。课堂上,张瑞荣为他精心设计“跳一跳能够得着”的问题,并在小林答对时,及时给予真诚的肯定。一次次看似不经意的激励,逐渐激活了小林的学习信心,学习动力被重新点燃,化学成绩也稳步提升。最终,在高考中他实现了令人惊喜的自我突破。
小林的转变,只是张瑞荣教学生涯中众多“被看见”的成长故事之一。在她眼中,每个学生都蕴含无限潜能,只要给予恰当的“催化条件”,就能释放出意想不到的能量。
催化团队,让优秀“能延续”
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但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。”作为高三化学备课组长,张瑞荣将培养年轻教师视为自己的重要责任,如“领航员”一般带领他们在教育之路上稳步前行。
她为年轻教师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:从教学设计的逻辑梳理,到课堂互动的技巧运用;从作业的分层设计,到教学反思的深度总结,每一环节都亲自指导。年轻教师准备公开课,她会逐字审阅教案,反复陪伴磨课,甚至模拟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;课后,她又组织复盘,分析哪些环节可以优化,哪些方法值得推广。在张瑞荣的引领下,组内多名年轻教师成长为骨干,高三化学组也成为学校的“明星备课组”。
张瑞荣常说,教育如同一个精心设计的化学反应——唯有当温度(关爱)、压强(期待)、浓度(投入)都恰到好处时,才能发生最精彩的“反应”。未来,她将继续在寿光现代中学这片教育沃土上踏实耕耘,用心育人,见证更多生命的美丽绽放。
- 附件下载:
- 上一篇:
- 下一篇:【现代师者第010期】齐瑞敏